卓尼县玛尼藏式木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以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民间传统文化及卓尼禅定寺大藏经木雕板为题材,打造“安多玛尼”牌佛像、家具、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取材于卓尼迭部地区优质檀木和香柏木等材料,从选料、设计、雕刻等工艺流程形成藏传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独特风格,具有一种十足的藏文化风格和个性雕刻的体现,得到了收藏者的喜爱和好评。

木雕工艺品
目前,卓尼县玛尼藏式木雕有限责任公司藏式木雕粗加工车间1座8间、佛像、藏式家具加工车间及民间工艺品生产加工车间1座6间、玛尼藏式木雕文化、卓尼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觉乃绒姆服饰文化的收藏及展览展厅1栋23间,展厅面积780平方米,达到了乡村记忆博物馆的标准。
玛尼木雕博物馆卓尼藏式木雕是省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起卓尼县玛尼藏式木雕有限责任公司,不得不提起一位藏族雕刻师——安玛尼。1950年出生于卓尼县柳林镇多洛村一个普通藏族农民家庭的安玛尼,幼年患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残疾,十指变形无法伸展,右腿弯曲不能着地,但他身残志坚,1971年开始学习藏式木雕艺术,经过45年的坚守和执著,安玛尼用一双残疾的手,创造出了一件件精美而具有藏文化魅力的木雕作品,精湛的技艺闻名乡里。
守艺人 安玛尼的传奇一生安玛尼,男,藏族,1950年4月17日生,初中文化,系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镇禅定寺人。
1967年患小儿麻痹症,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最终落下十指变形无法伸展右腿弯曲不能着地终身残疾。
1971年-1981年在家自学雕刻藏族民间佛教佛事用品。
1982年-1988年在卓尼禅定寺雕刻藏文经卷印刷板及佛像雕刻。
1989年-1990年聘任卓尼洮河林业局洮砚厂总设计师。
1991年-2009年在卓尼禅定寺雕刻佛像及民族工艺品。
2013年至今在卓尼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卓尼藏式木雕”传习所及卓尼县玛尼藏式木雕有限责任公司任总设计师。
1995至2002年本人事迹被编入《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华之光-共和国英才风范大典》《爱心行动》一书。
2006年作品《大威德金刚》选入《中国残疾人民间艺术家优秀作品集》艺术。
2005年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授予“全国工艺美术一级大师”称号。
2008年省文化厅授予“卓尼藏式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1年省工信委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3年省文化厅授予甘肃省农村实用文化人才正高级职称获奖情况。
1997年甘肃省人事厅、省残联授予“全省自强模范”称号。
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
2007年作品《怙主三尊》荣获第八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特等奖。
2008年作品《黄财神》荣获甘肃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
2012年作品《千手观音》荣获第十二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二等奖。
2018年由卓尼县委、县政府授予首届“最美卓尼人”称号。
就是这样一个人,带领着玛尼藏式木雕公司传承、创新和发展,安玛尼注重人才培养,为当地残疾人免费教授木雕技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走出困境,向全县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十多名,对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良好的积极效果。
近年来,玛尼藏式木雕公司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引进先进藏式木雕加工流水生产线,全面提升“啊导玛尼”民族藏区特需产品加工品牌形象,公司始终以当地藏族民族特色为基础,进行多元化藏式木雕产品生产加工,极大地激发了当地藏族群众生产民族各类藏式木雕产品加工的积极性,2008年卓尼藏式木雕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玛尼藏式木雕公司将继续以当地藏式木雕、佛像、藏式家具、民间工艺品、民族文化为底蕴进一步加大木雕产品文化的开发,以多元化木雕产品销售增收为目的,充分发挥木雕产业优势,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快速稳步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卓尼木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发扬工匠精神,为打造卓尼木雕村而努力奋斗。 (卓尼融媒记者:贾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