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到菜市场买菜,碰到一家水产店老板正在吆喝卖冷冻虾,看到冰柜中的虾个个晶莹剔透,个大又新鲜,加之一旁老板令人心动的“解说”,毫不犹豫买了两斤。本想回家好好解个馋,但没想到,倒进盆里清洗时,虾褪去外面的冰壳“原形毕露”,“缩水”了近一半。
买的明明是虾,但消费者同样要用虾的价格为外面包裹的一层厚厚“冰衣”埋单,这样的事许多人都遇到过。家住天一泓小区的市民敏女士告诉笔者,她儿子喜欢吃虾,每次她都是买三斤多,等解冻后也就剩下一盘子。
“生产商给水产品包冰,用以防止产品变质,延长保存时间,同时还能减少运输损耗,保持外观完整。同时冰衣所形成的‘凸面镜’效果还能使产品在视觉上饱满诱人,吸引顾客。”业内人士表示。
据悉,针对消费者买虾时为“冰衣”而埋单这种现象,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共同启动对虾的“限冰令”,规定对虾包冰量不得超过20%。而笔者注意到,目前市场过度包冰似乎已成了行业潜规则,合作市场上出售的冻虾的包冰量多数超过20%以上,有的甚至冰块与冻虾重量相当,即消费者买一斤虾,冰块差不多就能占一半,非法商家将虾过度包冰以达到压低价格获取利润,欺诈了消费者,扰乱了虾产品的正常市场秩序。
笔者提醒,市民在购买预包装冰冻海鲜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其冰块大小,不要被“冰衣”的凸显放大作用迷惑,以免蒙受损失。同时呼吁各相关经营商铺要合法、诚信经营,保证冷冻水产品的净含量符合要求,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积极采取措施,管管这种变相“短斤少两”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