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巴拉在线玛曲讯 (记者 杨平 通讯员 罗主索巴) 近日,位于玛曲县的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大量候鸟聚集现象。群鸟嬉戏,翩然起舞,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生态自然画卷。

玛曲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功能区,是“世界最大最美的湿地草原”。黄河干流在玛曲草原流径433公里,流域面积达10190平方公里,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占甘肃省境内黄河流域面积的59%,水源补给量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黄河年均流量的18.6%,被世界湿地组织誉为“中华水塔”“地球之肾”,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集中连片的562.5万亩湿地,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形态最原始、特征最明显、物种资源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也是黑颈鹤等珍稀濒危候鸟重要的繁殖栖息地。

近年来,玛曲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草原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全面落实草原补奖政策,认真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沙化草原治理项目,加强草原鼠害综合防治,实施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治理工程、推进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加强草原法治体系建设、加快传统畜牧业转型,大力实施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首曲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有力守住了绿水青山,玛曲湿地保护区鸟类种类数量不断增多,大量的黑鹳、黑颈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随处可见斑头雁、赤麻鸭等珍稀鸟类。成群的候鸟迎着冬日暖阳盘旋飞舞做着南迁越冬准备,为湿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据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曼日玛保护站干事王佳阳介绍:在河曲马场、曼日玛浪曲乔克湿地发现总数量大概在30000只左右的候鸟,这是黄河首曲保护局首次发现规模如此巨大的候鸟集群现象。大量候鸟集群的出现,反映出黄河首曲保护区近年来在湿地沼泽资源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此外,也与黄河首曲保护局在候鸟繁殖期间采取二十四小时巡逻等生态保护措施,为候鸟提供更为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有一定的关系。




|